剧情介绍

  电影讲述小镇理发师与失明女孩的故事。40岁菅直人失去了他心爱的妻子,女主萨基曾经是菅直人妻子书法教的学生。机缘巧合,他与萨基重聚。菅直人无法走出他的丧妻之痛,少女萨基沉浸在失明的痛苦中,两个人在绝望中拥抱寻求安慰,这段禁忌之恋能否得到化解?

评论:

  • 箕新觉 0小时前 :

    作为她的第一部(希望不是唯一一部)传记,这样的取舍也能理解。对我来说,梅艳芳不仅是个艺人,也是个艺术家,更是个伟大的女性,希望更多的人去了解她,向她学习。而这点,这部电影也做到了,希望这部电影卖得好些。

  • 晓树 2小时前 :

    从立项就开始关注

  • 窦运浩 7小时前 :

    电影省略了很多复杂和黑暗的东西,像是美颜过的照片。我印象中梅艳芳身世挺惨的,有个吸血鬼老妈。有几场戏不错,比如夜店演出。感情戏有点多。女演员身高179太高了。

  • 轩运 0小时前 :

    看完最后一集,加一颗星。

  • 鱼思美 3小时前 :

    还是勾起了某些情感,不全烂。

  • 竺水蓝 0小时前 :

    做得好的地方也有,比如第二转折点的那场改编式采访和1:99段落,人物气势很稳。但也因为剧作上框定死了这样一条人物线,前面的梅艳芳形象都浮光掠影。

  • 贺心慈 5小时前 :

    这个逻辑不太对,但气氛把握还可以,但大部分靠的是纪实

  • 馨心 1小时前 :

    “这几十年来,我都没见过香港像现在这么惨。”

  • 梁驰 4小时前 :

    梅艳芳啊,全片80%时间都在孤独无助含泪看雨,这合理吗?

  • 蕾怡 6小时前 :

    其实,这部电影又何尝不是文艺界的《长津湖》呢?感动的不是电影,而是那个人、那些人。

  • 段芳春 8小时前 :

    每一次的魅力散发都来自录像里的真人本身,一切回演员就感觉很露怯。

  • 晨家 1小时前 :

    边看边哭不是因为片子拍得好。而是故事原型本就动人,以及因此而被勾起的真情实感。

  • 景清晖 0小时前 :

    我的第一卷磁带是徐小凤《每一步》,第二卷是梅艳芳《曼珠沙华》。抄歌本上有一半是她的歌。

  • 梅敏 1小时前 :

    符号般的浮光掠影,但你也不能指望你能见到第二个梅艳芳,你能在影院重温一部纪录片,王丹妮可以模仿年轻的阿梅,但无法揣摩和成为梅姐,这不是她的问题,是因为活着的人有的是记忆和感情。看到开篇的婚纱,还是忍不住鸡皮疙瘩起来了,看到张国荣的葬礼,忍不住哭了。PS,并不太喜欢这部电影结构,似乎是梅艳芳没有获得好的婚姻才被迫嫁给了这个舞台。

  • 释幻翠 2小时前 :

    225分钟的导演剪辑版,看的居然没觉得很长。也许看的心态不同吧。没在意影片手法、技术等等。只是心里存着一份隽永,看看梅艳芳怎么过的短短一生。整体下来,其实王丹妮演的还不错。我只有一个想说,就是张国荣与梅艳芳的逝世,而且是同一年。现在看来真的唏嘘!这二位如果现在仍旧活着,那是这个世界的荣幸,也会有更多的变化与影响。但仿佛他们就是上个世纪的产物一样,让人永远怀念……

  • 涵露 1小时前 :

    挺拉的,第一个调调起来就是缅怀态,然而“死者为大”的做戏理念,本身更是对“香港女儿”极不尊重的素材浪费。而梁乐民作为全港最会平衡娱乐性和地缘隐喻的青年创作者,也露出了狡黠的一面,尽可能剥离一切政治联想,能规避规避,能弱化弱化,总之“扁平至上”。尤为体现在对掌掴事件和97节点,用强调个体困境的方式转移逻辑。然而本片还是没能规避一处大雷,即“1:99”演唱会筹备初衷,与目前大陆的防疫管控明显犯冲,往大了说就是东西意识形态的冲撞。居然没几个人拿来带节奏,只能说还是情怀帮了忙,喷子也得卖梅姐个面子。而王丹妮的表演略为扁平化,全程都是老派人民艺术家的矫作姿态,反倒是刘俊谦演出了哥哥的神态与魄力,市场理应更鼓励这种勇于逆风而行的野心演员。

  • 邬静珊 4小时前 :

    却看不到人物身上饱满的人性张力与弧光

  • 蒯舒云 8小时前 :

    非典,为HK打气,现在谁能给zg打气?春晚吗?

  • 诗驰鸿 8小时前 :

    好像什么都说了,又好像什么都没有说。一切发生的事情,就好像在昨天

  • 桐初 1小时前 :

    成名前比成名后有趣,但仍有好多有趣的点没有展现出来,现实还是要比电影精彩得多,这是创作的失败。梅艳芳的选角尚可圈可点,演员也足够投入,就算不是十全十美也不留遗憾了,张国荣的选角则是大灾难,身边的工具人则个个伟光正,仿佛要响起《让世界充满爱》的配乐,但更适合她的应该是《血染的风采》吧——她自己唱的那个版本。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