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拉克尼亚号的沉没》是BBC 2台推出的电视电影,由Uwe Janson执导,Alan Bleasdale编剧。该剧标志着《Boys From The Blackstuff》、《GBH》、《Jake’s Progress》、《雾都孤儿》编剧Bleasdale十年后重归电视荧屏。该剧受二战真实故事启发,是一部探讨人性的影片。
  1942年9月12日的晚上,经军事改装后的拉科尼亚号在从埃及驶回英国的途中被德国海军潜艇U-156发射的鱼雷击中并沉没。拉科尼亚号此时距非洲海岸600英里,船上有英国平民、盟军和意大利战俘。这些人命悬一线,直到潜艇指挥官Werner Hartenstein违背了纳粹最高指挥官的命令,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德国潜艇升上水面,Hartenstein长官指挥下属尽可能的营救幸存者。
  在接下来的数天里,U-156潜艇救下400人,200名幸存者挤在潜艇里而另200名幸存者则上了救生艇。Hartenstein还发电报给敌军,希望组织大家一起营救受困者。然而迎接他们的不是敌军的感激,而是美军B-24轰炸机的炮火。
  《拉科尼亚号的沉没》展示了人类在面临重大事件时人性化的一面:萌发的友谊、英雄主义行为、艰难环境下人性的胜利。拉科尼亚号一共载有2725名乘客:其中463名船务人员、286名英军士兵、103名波兰看守、80名平民 – 主要为妇女和孩子,还有1793名意大利战俘。最终1621人不幸遇难,1104人幸存。

评论:

  • 震寅 7小时前 :

    给演员演技的。韩国电影拍的属实好,用故事托举,思考在后。黑白有味道

  • 梦媛 0小时前 :

    缺的应该不是口号,也不是钱吧?

  • 福振 7小时前 :

    可能是四星半,但的确是近几年难得觉得又美又在表达宏大社会历史背景下的价值观冲突上不显得过于刻意的。十九世纪初朝鲜王朝的思潮/朝代更替政治之争,东西学之分初见端倪,精英/庶民不同和贪腐/苛税这些亘古不变的话题被化在了丁若铨和张昌大如何“过好这一生”的个体生活选择里。读书为何,生活何为,如何让众人过上更平等又有尊严地生活呢?大概也是导演的问题吧。

  • 皇甫诗柳 2小时前 :

    和儒家治国、耶稣基督都没太大关系,不如说是用历史掌故包裹的知识分子困境,在“贱民去势”的情节中达到符号表达的高潮,以坚守书写至死作结,同时用人本、自然等等现代观念撑起价值观表达。看起来多少有些刻意,或许是不够精致。最让我触动的一幕是昌大看着滚动的星空,“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康德箴言一秒具象,那是启蒙之时最初的感动。

  • 辰星 4小时前 :

    如果不能按照所学的道理去生活,那学这些又有什么用呢。关于知识和教育的意义,关于开眼看世界的勇气。都是被儒家文化浇灌过的地方。韩国在拍些什么,我们又在拍些什么。以至于老师憧憬的世界,在程朱理学的故乡,依然是一场梦。

  • 裘凝冬 8小时前 :

    很感动。山野与庙堂,流放与仕隐,知识的来源与去处,性理支票的清议与微末作为的冲淡都是某种坚持,都是是山非山还是山的过程。刀尔登写过流放宁古塔的张缙彦,身处中西之间的徐光启,都是很好的素材,都可以挖起来。

  • 桂芝英 7小时前 :

    是好看的,虽然细想是有些好莱坞式的“态度转变-互相影响-一起成长-误会-和解”套路,包括结尾用too late来拉满的戏剧感,not to reinforce any East-West binarisms 但确实这种叙事和intl art house色调放在如此“古色古香”的题材上 文本里(包括故事里)不可否认地有着E-W tension, however essentialist or self-consciously rehearsed it might be. 觉得很有趣的是也许读书这件事在电影里只是一个叙事工具,对我来说却是感同身受的本行,以至于老师解释“德”的不同定义那段有些太close to home了,还有这种从隧道另一头出来的人企图告诉弟子隧道尽头没有光返璞归真的理想主义

  • 赫锦凡 6小时前 :

    朝鲜半岛这片土地及在它上面繁育的民族千百年积累下来的自我矛盾、认同的冲撞、无解与挣扎在这部电影里尽数体现。

  • 祜远 8小时前 :

    特别喜欢吃鱼的部分。黑白片确实有水墨调,工整但不匠气。丁若铨不侍君王,不奉天主,无论东西,只吸纳道义和学识,士大夫所论出世与入世,放到他师徒二人身上,出身不同导致分道扬镳,节气相近才有殊途同归。最后讲“活成飞升之鹤虽不坏,但即便满身泥泞,也可像兹山一样,外表黯淡却生机勃勃” 基本也是出淤泥而不染,“心中万不可蒙尘”。

  • 续清舒 1小时前 :

    请完形填空:学而不仕则___仕而不税则___税而不思则___

  • 阚灵秀 2小时前 :

    内心对传统和智识的敬畏被暗暗唤醒了一小会儿,提醒我在别样的时代还有那么一点“古典”的冲动,心向往之。弟弟研究经世致用的大道,从者众,而哥哥代表的是另外一条无可言说之路,看过世态炎凉之后仍保有一颗好奇心与学者的思考。“鱼谱”看似天真,实则有逆流而行的坚定。

  • 贰清雅 3小时前 :

    可能是从师徒二人各自成家开始意境急转直下,黑白画面倒是遮掩了一些尴尬。

  • 舜燕妮 6小时前 :

    价值观的冲突只是六个字,但它们会像鬼魅之手一样影响你做的每个决定,左还是右,前还是后,躺还是跑,去还是留,平和还是激烈,它是我们如何活着的帆。

  • 逯俨雅 7小时前 :

    士大夫的追求,一边是礼失求诸野,一边是林奈分类法。

  • 柔雪 5小时前 :

  • 贾以彤 9小时前 :

    对于梦想着’没有两班贱民之分,不需要王,百姓做主人的’的丁若銓来说,比起教导公职者心态和责任感的<牧民新书> ,可以让百姓更加富裕的<玆山鱼谱>十倍百倍更重要,因此奉献上了自己的一生。

  • 龙权 3小时前 :

    难得一见的黑白电影。构图是真的不错。很多风景美如画。

  • 祁远 8小时前 :

    用浅白而温润的方式探讨深刻的人文话题,让古籍上的大道理跃然银幕之上,是国内作品无法呈现的样子——我们的历史包袱太过沉重了。

  • 脱流逸 6小时前 :

    以前的海岛是流放之地,现在的海岛是度假胜地。

  • 桀鹏 3小时前 :

    可能是四星半,但的确是近几年难得觉得又美又在表达宏大社会历史背景下的价值观冲突上不显得过于刻意的。十九世纪初朝鲜王朝的思潮/朝代更替政治之争,东西学之分初见端倪,精英/庶民不同和贪腐/苛税这些亘古不变的话题被化在了丁若铨和张昌大如何“过好这一生”的个体生活选择里。读书为何,生活何为,如何让众人过上更平等又有尊严地生活呢?大概也是导演的问题吧。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